本文目录
《死亡数字》剧本介绍
剧本类型:现代 / 悬疑 / 推理 / 心理惊悚
玩家人数:6人(4男2女)
剧本热度:★★★★☆
适合人群:适合喜欢密室设定、心理推理、人性博弈的玩家,尤其推荐逻辑推理能力强、喜欢高压氛围与角色扮演深入的中高阶玩家。
《死亡数字》故事剧本
一场“数字游戏”,六人一室,封闭空间,断网断联,空气里漂着消毒水的味道——你睁开眼,手腕上赫然印着一个数字,而那串“数字”就是——死亡的倒计时。
《死亡数字》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密闭实验室中,六位互不相识的人醒来后,发现自己无法离开,现场只有一张纸条写着“请在时间结束前,找出‘死亡数字’。”看似密室逃脱,实则是一次极为危险的心理实验。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被绑架的受害者”,但越深入线索,你越意识到,他们并不都是“无辜的”。
剧本以数字谜题为导火索,掀开一场围绕记忆、责任、罪与悔的推理博弈。你要找出数字的真相,也要防止自己成为“下一个倒计时归零者”。
《死亡数字》人物介绍和阵营
《死亡数字》人物介绍
李琼:小学数学老师,性格温和,处事冷静。她声称从未见过在场任何人,但她的梦境中却曾反复出现“这个房间”。
刘媚莉:主播出身,话术极强,外表柔弱,实则擅长操控人心。她一直强调“自己没有秘密”,但这句话本身就是最大的谎言。
石珍本:退役军人,体能出色,危机处理冷静,是现场最能压场的人。但他对某个数字反应极度激烈,像是触及了某种创伤。
王翔:程序员,逻辑缜密,对数字极度敏感。他始终相信“这是某种系统测试”,但他的解释似乎是为了转移大家注意力。
张沙:医院后勤人员,存在感低,不善言辞。但当你以为他毫无价值时,他突然说出了一句“只有凶手才会记得这个时间”。
赵稠:心理学研究员,自称“受害者代表”,擅长解构人性。但他的自信更像是“熟悉游戏规则”,甚至……是设计者之一?
《死亡数字》阵营介绍
剧本采用**“暗线阵营+心理误导”结构**,没有明面标签,但每一位玩家实际上都在为不同目标博弈:
【真相揭露者阵营】
以李琼、王翔为代表。他们逐步意识到“数字”与每个人过去的一次“共同参与事件”有关。他们尝试拼凑真相,还原那段被集体抹除的记忆,最终阻止死亡游戏继续展开。
【掩盖/转移阵营】
如刘媚莉与张沙,两人都与“事件始作俑者”有关,一个是参与者,一个是知情人。他们想要混淆真相、转移视线,甚至栽赃给其他玩家,只为“活着出去”。
【主控/设计者阵营】
赵稠是剧本中最大的变量。他参与设计了这场“实验”,目的是通过“死亡数字实验”筛查某种心理数据。他既不是纯粹的“坏人”,也不站在正义一方。他可能暴露身份自保,也可能隐身到底,掌控全局。
【中间立场(逐步觉醒)】
石珍本角色前期没有明确立场,随着记忆回溯,他意识到自己过去曾有“执行错误”的历史,这串数字,正是他未曾承担的代价。他最终的选择将左右两个结局分支。
《死亡数字》玩家测评
这本剧本非常适合喜欢心理战、话术操控、细节拆解的玩家。《死亡数字》没有花哨机制,却用极为紧凑的结构和精准节奏,制造了一场不靠吓人却能让你“心里发毛”的体验。
我们那场从第二轮开始就没人敢随便发言。每说一个字,都怕被“数字套话”。每个角色的信息都是残缺的,推理的难点在于:你不仅要找到“数字的含义”,还要判断“谁说的是真话”。玩家之间的博弈,不靠吵架,而是靠眼神、沉默和细节拿捏。
剧情设计上,剧本采用“记忆回溯 + 环环相扣线索”模式,第三幕时真相开始逐步崩塌,情绪点也接连上升,尤其是某一位玩家的自白环节,直接把全场带入崩溃状态。
总结一句话:《死亡数字》不是一场解谜游戏,它是一次人性测验。你能找出答案,但你敢面对它吗?适合敢看见真相,也敢揭穿自己的人体验。
《死亡数字》剧本资料网盘截图
百度网盘下载资料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