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反内耗心理学》基本信息
书名:反内耗心理学
作者:马浩天
类别:心理成长/情绪管理/自我疗愈
电子书格式:pdf电子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1月
定价:59.8元
书号:ISBN 9787559672260
《反内耗心理学》内容简介
《反内耗心理学》是一部专为现代人情绪困境而写的心理疗愈类图书,作者马浩天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剖析了人们在生活、职场、人际关系中常见的“精神内耗”现象,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缓解方案。
书中指出,精神内耗是源自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对他人评价的敏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败给现实,而是被自己“想太多”所打败。马浩天试图通过心理学机制的解读,帮助读者意识到内耗背后的认知误区。
本书围绕“觉察—理解—转化”三步法展开,强调情绪的识别是第一步,随后通过认知重构、情绪接纳与边界设立等方式,实现内心秩序的重建。作者善于结合日常案例,比如面对职场压力、亲密关系焦虑、拖延与自责等,给出具体建议,让读者易于代入并获得启发。
除了理论层面,书中还配有“思维练习”与“反思提问”,鼓励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带着思考去生活。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帮助人们不仅停留在理解层面,而是能逐步转化为现实中的行动改变。
整本书没有高深术语,也不灌鸡汤,而是用真诚、克制、理性的语气陪伴读者走出“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循环,让人感受到一种来自内在的松弛感。
《反内耗心理学》读后感
《反内耗心理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场深刻的自我对话。在快节奏与高期待的社会环境下,我时常陷入“该不该做”“我是不是不够好”的反复内耗之中。这本书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终于看清这些无形耗能的根源。
马浩天的语言平实而有力量,不讲大道理,而是从普通人的日常体验出发,层层深入。他没有强行教你“积极思考”,而是引导你去理解那些你以为必须忍受的情绪其实是可以被看见和被理解的。
尤其让我受益的是作者对“边界感”的讨论。过去我总以为忍让、迎合是善意的一种表现,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消耗。通过书中的引导,我开始学会设立清晰的心理界限,也更愿意为自己发声。
当然,如果读者期待系统性心理学理论支撑,这本书可能在深度上略显轻薄,更多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情绪整理手册。但正是因为这种亲切的表达方式,让它适合所有曾在深夜被焦虑困住的人阅读。
《反内耗心理学》没有给我提供所有答案,但却让我开始提对了问题。当我们学会善待自己、不再陷入“自我批评”的恶性循环,生活的能量也会重新流动起来。这本书,是一次值得的心理休整。
《反内耗心理学》目录概览
前言
上篇 情绪感知:跟你的情绪一起步入舒适圈
第一章 做情绪的“操盘手”:“别人的声音”VS“我的声音”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更在意“别人的声音”
讨好他人不如取悦自己
会说“不”,你好、我好、大家好
他/她是在嫌弃我吗
摆脱弱者形象,做一个“强势”的人
皮格马利翁效应:用积极的声音武装自己
第二章 潜意识情绪对抗:你还在被1%的坏情绪影响吗